信阳毛尖属绿茶类,有“绿茶**”的美誉,系中国**名茶之一,河南省着名特产。信阳毛尖素来以“细、圆、光、直、多白毫、香高、味浓、汤色绿”的*特风格而**中外,具有生津解渴、清心明目、提神醒脑、去腻消食等多种功能。信阳毛尖**多年**中国茶叶区域公用**价值*3位。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**同获金质奖,2007年日本世界绿茶大会荣膺较高金奖。 折叠信阳毛尖荣誉 唐代茶圣陆羽所着的《茶经》,把信阳列为全国八大产茶区之一;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尝遍名茶而挥毫赞道:“淮南茶,信阳**”;信阳毛尖茶清代已为全国名茶之一。 1915年,信阳毛尖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,1958年评为全国**名茶之一,1985年获中国质量奖银质奖,1990年“龙潭”毛尖茶代表信阳毛尖**参加地区评比,取得绿茶综合品质**名的好成绩,荣获中国质量奖金质奖,1982年、1986年评为部级**产品,荣获全国名茶称号,1991年在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上,被授予“中国茶文化名茶”称号,1999年获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。信阳毛尖不仅走俏国内,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,**日本、美国、德国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、中国香港等20多个地区和地区。 历史上,信阳毛尖主产于信阳市、商城县、光山县和罗山县(部分乡)一带。据查证,信阳毛尖*特风格的形成是在20世纪初期,清代季邑人蔡竹贤提倡开山种茶,随后出现了元贞(震雷山)、广益、裕申、宏济(车云)、博厚、森森(万寿)、龙潭、广生等八大茶社,发展茶园面积有400余亩,逐渐改进完善了毛尖的炒制工艺。新中国建立以后,地区对发展茶叶生产较为重视, 采取了一系列扶助措施。特别是**以来,地方**将信阳毛尖作为信阳特产**扶持,投入大量资金、人力进行技术**和新品种研发,开发出了金刚碧绿、龙山碧芽等一系列形美质优的新品种。由此,信阳毛尖的产量和质量均有很大提高,为信阳毛尖**海内外奠定坚实基础。 折叠编辑本段信阳毛尖产地 信阳毛尖产地来源的域区界定如下:北到淮河;南到大别山北坡的潭家河、李家寨、苏河、卡房、箭厂河、田铺、周河、长竹园、伏山、苏仙石、陈琳子等乡镇沿线;西到桐柏山与大别山连接处的王岗、高梁店、吴家店、游河、董家河、浉河港等乡镇沿线;东到固始县泉河流域的陈集、泉河铺、张广庙、黎集等乡镇。具体包括:浉河区、平桥区、罗山县、光山县、新县、商城县、固始县、潢川县管辖的128个产茶乡镇。北纬31°23′—32°24′,东经113°45′—115°55′。 信阳茶叶资源较为丰富,淮南丘陵和大山区皆有种植,荣获地区金质奖信阳毛尖的原料则主要来自信阳西南山区,俗称“五云两潭一寨”, 即车云山、连云山、集云山、天云山、云雾山、白龙潭、黑龙潭、何家寨。 俗话说,高山云雾出好茶,“五云两潭一寨”海拔均在300~800米之间,所产 毛尖茶质量较优。一是高山云雾多,光照适宜,短光波的蓝、紫、红光易被 叶绿素吸收,增强光合作用,使茶叶含有丰富的**质,茶叶味香浓。二是 高山雾浓,空气湿润,芽叶持嫩性强,粗纤维少。三是高山日夜温差大,茶 叶经光合作用积蓄物质,有效积累多,故高山茶叶味浓郁。四是高山林茂, 枯枝落叶多腐烂为土,**质丰富,土层深厚松软,偏酸性,有利于茶树生 长。五是空气、水质洁净,很少污染,茶叶质量**,无杂味。 除信阳西南山区外,商城、光山、罗山、新县、潢川、固始、信阳市等地皆产茶叶,并且多**茶。商城县金刚台、大苏山等地层峦叠翠、去雾缭绕,所 产“雀舌茶”形如鸟雀舌尖,汤色淡黄微绿,滋味香醇。“银针”茶以谷雨 前采嫩芽焙制外形细直有毫,汤色翠青,入口馥郁。“金刚碧绿”、“大别山龙井”也各具特色。固始县有“仰天雪绿”,光山县有“苏山茗芽”、“ 净居毛峰”、“赛山翠绿”、“赛山毛峰”,新县有“香山翠峰”,地区茶 叶试验场有“雷沼喷云”。“灵山云茶数千年,古今中外美名传。清香明目 延年寿,长生何湎术仙丹”。罗山县灵山茶也有鲜明的特色,“灵山剑峰” 在1990年河南省名优茶评比会上被评为省级新名茶,又有“天山香”为代表 的一**茶相继问世。目前,信阳拥有**名优茶1个,省级名优茶14个, 地区级名优茶11个。